以下是铸造高铬合金管道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
1. 材料特性与合金选择
主要成分: 高铬(通常 Cr > 20%,甚至达到 30%),低碳(C < 3.0%),并添加 Mo、Ni、Cu、Nb 等元素以提升特定性能(如耐蚀性、高温强度、抗热裂性)。
典型牌号: ASTM A532 Class III Type A (15Cr3Mo), Class III Type B (20Cr2Mo1Cu), Class III Type C (25Cr1Mo), 以及类似标准的 Cr27, Cr30 等。
核心特性:
高耐磨性: 高硬度(通常 HRC > 50)的铬碳化物(如 M₇C₃)弥散分布在基体中。
良好耐蚀性: 高铬含量形成致密的氧化铬钝化膜。
一定耐热性: 部分牌号可承受 600°C 以上温度。
挑战: 铸造流动性相对较差,热裂倾向大,收缩率较高。
2. 铸造工艺选择
主流工艺: 砂型铸造(树脂砂、水玻璃砂、呋喃砂)是最常用的方法,尤其适用于单件、小批量或大型管道。
优点: 成本相对较低,灵活性高,可生产复杂形状和大型铸件。
缺点: 表面光洁度相对较低,尺寸精度稍差。
离心铸造:
优点: 铸件组织致密(尤其外表面),无缩孔缩松,壁厚均匀,生产效率高,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标准尺寸的直管段。是最能发挥高铬合金耐磨优势的工艺之一(耐磨层在内壁)。
缺点: 设备投资大,主要适用于直管,管件(弯头、三通等)铸造困难。
熔模精密铸造:
优点: 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可生产形状非常复杂的薄壁管件。
缺点: 成本高,工艺复杂,主要用于小型、精密、复杂的高附加值管件。
3. 关键工艺控制要点
模具设计与制造:
充分考虑高铬合金收缩率大(约 2.0-2.5%)、热裂倾向高的特点。合理设置补缩冒口(尺寸、位置、数量)和冷铁,确保顺序凝固,防止缩孔缩松和热裂。
设计合理的浇注系统(开放式、底注式或阶梯式),保证金属液平稳、快速充型,减少氧化和卷气。通常采用底注或阶梯浇注减少湍流。
离心铸造模具(铸型)需要设计和制造,保证旋转平衡和冷却均匀。
熔炼:
主要使用中频感应电炉。
严格控制原材料(废钢、铬铁、钼铁、镍板等)的质量和清洁度。
控制合金成分,特别是 C、Cr 的比例,以及关键微量元素(如 S、P 要尽量低)。
采用合适的脱氧工艺(常用复合脱氧剂如硅钙、铝等)。
注意铬的烧损,需在后期加入或采取保护措施。
严格控制出炉温度(通常比浇注温度高 50-100°C)。
浇注:
严格控制浇注温度:过高增加收缩和热裂倾向,过低导致冷隔、浇不足。更佳温度范围需根据具体合号、壁厚、铸型条件试验确定(一般在 1450°C - 1550°C 左右)。
保证浇注速度:快速平稳充型,避免断流。离心铸造需控制浇注速度和铸型转速。
浇注过程中尽量采取氩气保护或在浇包/流槽上加覆盖剂,减少金属液氧化。
冷却与落砂:
高铬合金导热性差,冷却速度对组织和应力影响大。
铸件在型腔内需有足够的保温时间,使其完成固态相变并缓慢冷却,防止开裂(特别是复杂管件)。砂型保温时间可能长达数十小时。
落砂温度不能过高,避免铸件暴露在空气中急冷导致开裂。一般需冷却到 200°C 以下或更低。
离心铸造管需在铸型内旋转冷却至足够低的温度才能取出。
4. 热处理
必不可少! 高铬铸态组织通常含有大量脆性共晶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硬而脆,内应力大。
主要目的:
消除铸造应力。
改善韧性。
获得所需基体组织(通常是马氏体或奥氏体+二次碳化物)。
提高综合力学性能和耐蚀性。
典型工艺:
高温奥氏体化: 加热到 Ac3 以上(通常 950°C - 1100°C),保温使碳化物溶解,成分均匀化。
淬火: 快速冷却(空冷、油冷或风冷,取决于合金成分和壁厚)获得马氏体基体(或保留部分奥氏体)。空淬是高铬合金的优势之一。
回火: 淬火后必须及时回火(通常在 200°C - 550°C,具体温度取决于对硬度和韧性的要求),消除淬火应力,提高韧性,稳定组织。双回火更佳。
去应力退火: 对于形状特别复杂、应力大的铸件,在粗加工后可进行低温去应力退火。
固溶处理: 对于要求高耐蚀性的奥氏体基高铬合金(如 CD4MCu),需进行固溶处理(水淬)。
5. 后处理与检验
清理: 去除浇冒口、飞边毛刺、粘砂等。
焊补: 对允许范围内的缺陷进行焊补(需采用匹配的专用焊材和严格的预热、焊接、后热工艺)。
精整: 打磨、喷砂/喷丸处理。
无损检测: 对重要管道进行必要的无损检测(如渗透探伤 PT、磁粉探伤 MT、超声波探伤 UT 或射线探伤 RT)以发现表面和内部缺陷。
尺寸检验: 符合图纸要求。
力学性能检验: 硬度(HRC 是重要指标)、冲击韧性等。
金相检验: 检查碳化物形态、分布、基体组织等。
6. 常见缺陷及预防
热裂: 最易发生的缺陷。优化冒口和冷铁设计(减小热节),降低浇注温度,改善铸型/型芯退让性,严格控制落砂温度,及时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
缩孔/缩松: 加强补缩系统设计(冒口尺寸、位置合理),保证顺序凝固。
气孔: 保证炉料干燥清洁,充分脱氧除气,改善浇注系统设计(平稳充型,排气通畅),铸型/型芯充分烘干排气。
冷隔/浇不足: 提高浇注温度和速度,改善浇注系统设计(增大截面积)。
夹渣: 加强熔炼过程造渣和扒渣,浇注系统设置过滤网或集渣包,采用茶壶包浇注。
7. 应用场景
燃煤电厂:磨煤机出口管道、粗细粉分离器进出口管道、输灰管道、除渣系统管道。
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炉排下部落渣管、烟气冷却器进出口管道、飞灰输送管道。
矿山:尾矿输送管道、矿浆输送管道、浮选系统管道。
水泥厂:生料/熟料输送管道、煤粉输送管道、篦冷机管道。
化工:输送含固体颗粒腐蚀性介质的管道。
钢铁厂:高炉喷煤管道、除尘系统管道。
总结:
铸造高铬合金管道是解决严苛工况下管道磨损和腐蚀问题的有效手段。其成功的关键在于:
选择合适的合号以满足具体工况要求。
采用恰当的铸造工艺(砂型或离心铸造为主)。
极其严格的工艺控制,尤其是在模具设计(补缩、防裂)、熔炼(成分、纯净度)、浇注(温度、速度、防氧化)、冷却(防裂)和热处理(获得所需组织性能、消除应力)环节。
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
这是一项需要丰富经验和精细操作的技术。如果您有具体的应用需求(如管径、壁厚、介质、温度、压力、牌号要求等),我可以提供更针对性的工艺建议或参数范围。